• <optgroup id="u4bao"><dl id="u4bao"><progress id="u4bao"></progress></dl></optgroup>
  • <rp id="u4bao"><object id="u4bao"><blockquote id="u4bao"></blockquote></object></rp>

  • <rp id="u4bao"><object id="u4bao"><blockquote id="u4bao"></blockquote></object></rp>
    <th id="u4bao"></th>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要聞
    江陰加快打造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強磁場
    發布日期:2023-03-31 08:39    文章來源:江陰日報

    走進江蘇風和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目光便會迅速被一款名為一次性電動腔鏡用直線型切割吻合器的醫療器械產品吸引。該產品是企業自主研發的最新成果,也是全球首臺全電動腔鏡吻合器,一經問世便成功取代傳統手動方式,帶來了更均勻的手術切割吻合,大大提升了手術效率。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興華透露,風和醫療多年來堅持技術創新,已成功開發電動腔鏡吻合器、連發施夾鉗等數款創新型高端醫療器械產品,其全電動智能壓榨技術、斷電記憶技術等均為國內首創、全球領先。創新帶來的發展紅利不斷呈現,風和醫療順利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收獲凈利潤8275萬元。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像風和醫療一樣嘗到創新紅利的企業在江陰不勝枚舉。近年來,江陰全力扶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讓“小塊頭”加快釋放出大能量。長齡液壓生產的回轉接頭國內市場占有率居行業第一,填補了國內回轉接頭智能化空白,讓企業成為“國標”的主持起草單位。塞特精工五十年專注精密切削行業,主導產品小模數齒輪刀具成功替代進口,填補國內空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檔數控機床關鍵零部件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堵點、痛點和“卡脖子”問題,目前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佩爾科技為國內醫用鎳鈦合金的領軍企業,血管支架鎳鈦管和中粗規格鎳鈦管等部分高端產品可替代進口……這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江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的過程中發揮著“脈絡”和“骨骼”作用。

    企業錨定專精特新“敢干”的背后,是江陰日益優化的發展環境在鼎力護航。江陰在2014年、2018年、2021年連續出臺《江陰市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三年培育計劃》,已累計開展了三輪培育。2022年,江陰又搶抓國家、省、無錫關于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重要政策的窗口期,出臺了《江陰市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專精特新培育體系,促進專精特新企業“花開滿園”、量質齊升。得益于政府不遺余力的扶持,截至目前,江陰累計擁有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1家、無錫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8家,其中17家專精特新企業實現上市。

    在培育壯大專精特新企業群體的道路上,一方面,江陰堅持以專為基、引導企業在細分市場深耕細作。鼓勵中小企業深耕主業、勤修內功,努力攻堅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題,創建“獨門絕技”和“招牌產品”,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提高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另一方面,江陰以精為要、鼓勵企業守正創新。圍繞全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企業聚焦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大力推動現有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攀升,推動技術、工藝、流程、管理、服務等方面全方位創新,帶動全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時至今日,“專精特新”已經成為江陰中小企業發展的風向標,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持續深耕細分領域,為江陰產業鏈向更高能級攀升注入生機和活力。下階段,江陰將聚力攻堅企業創新發展的難點和堵點,鼓勵更多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并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協作配套、提升市場份額。同時,江陰也將引導銀行機構優化金融支持方向,出臺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專項服務方案和產品,構建“放足好水、養好活魚”的金融環境,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登陸主板、科創板、新三板等專業資本市場,通過上市做大規模、實現裂變式發展。

    • 收藏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