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江陰舉行“江盾號”首航儀式暨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市長包鳴為漁政執法船“江盾號”授旗并宣布啟航,副市長魏鋒參加活動。
首航儀式現場,包鳴和魏鋒共同為“江盾號”揭幕,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江盾號”徐徐駛離碼頭,在浪濤聲中開啟首次長江巡航。“江盾號”船名為“中國漁政32609”,該船總長30米、型寬6.5米、型深2米,設計吃水1.15米,滿載航速為27公里/小時,續航能力超過30小時,并配備工作快艇1艘。“江盾號”名稱源起江陰市長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臺——“江盾平臺”,該船在名字上與“江盾平臺”遙相呼應,應用中與“江盾平臺”相輔相成,寓意護江之盾牌、生態之鎧甲,主要承擔長江干流江陰段漁政執法、巡查管護、資源監測等工作,是當前江陰尺度最長、設備最全、性能最強的漁政執法船。
在隨后的江陰市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包鳴強調,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長江禁漁“三年強基礎”的關鍵之年。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在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功夫,深入貫徹落實相關會議精神和上級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推動“禁漁令”在江陰落實落地,進一步改善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完善江陰農業產業發展。要在提高監管水平上見成效,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著力提升執法能力、聚焦重點攻堅、織密防控網絡,構建“空地一體、水陸聯動”的“智慧巡防”模式,確保監管防護到位、執法打擊精準。要在健全長效機制上勇創新,進一步強化禁捕工作領導體制,持續提升交界水域聯合監管、跨區域協作辦案能力,以省第四輪農村改革為引領,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禁漁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統一制度,營造全社會關心、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全力摸索出更多可復制的江陰經驗,確保圓滿完成“探索長江十年禁漁快速響應機制”的改革試驗任務。